暴风骤雨 (2005)
简介 1946年秋天,一个名叫周立波的年轻人从热河来到东北元宝区,县委指派他为区委委员(后任区委副书记、书记)。他是元宝镇土改工作队副队长,他没想到的是,这段时期的特殊工作经历,成就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第二年夏天,周立波写出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上卷初稿。在后来的电影《暴风骤雨》,有一个角色跟周立波在元宝镇的形象职位十分相近。 赵光腚、韩老六、郭全海、白玉山等小说中的人物,都可以从元宝屯发现对应的人
物原型。然而他们的命运又有着极为有趣的差异和相似之处。《我们的土地》以对《暴风骤雨》和元宝屯的追寻为线索,通过大量的访谈和历史资料,反应土改时期的东北农村。 吕新雨教授评价:它探索用口述史、历史资料、访谈等不同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检讨了各种不同话语对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建构,及其种种建构背后的历史动机,使我们直面历史巨大的复杂性,从而开辟了多重读解历史的空间,表现出导演对历史意识的自觉和清醒。- 孔混乱
杀了地主分了土地,手上就沾了血,就是纳了投名状,从此就是一条船上的人,就好被动员利用了,此为因;后来大跃进的易子而食,文革的自相残杀,到现如今满目疮痍的凋敝,此为果。
- 醒着醉
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同胞下手的时候,和日本人无异,杀人得比赛,东西得抢光。地主乡绅在几千年的乡土社会里有很大的正面作用的,因为运动被赶尽杀绝,从此乡村整个纳入国家机器的狂欢中,善容易被集聚,恶更能被集聚!
- 轻狂难御晚秋风
为什么亲历的农民和干部之间的讲述总会有矛盾和出入?我想到了看贾樟柯《二十四城记》时看到过的一段话:“为什么越老的工人越在维护这个体制,绝不是他对这个体制没有反省,没有批判,而是他很难背叛他过去青春的选择。”
- Solomon
导演的倾向性是无疑的,但是在拍摄过程中更多的是用口述历史的方式为后人留下材料。土改中流氓无产者表现出的极左危险在苏区就已经存在,但蒋樾用元宝村的案例做影像呈现也一样价值重大。据说背后还有孙立平百万字的调查材料。脸谱化的地主,脸谱化的无产者,作为政治手段而后变成政治正确的阶级仇恨。
- 汪金卫
【歌德学院展映】四十年代黑龙江土改运动口述历史纪录片。以官媒身份角度采访土改先进村的干部、村民、地主等亲历者。但几位东北老人非常实诚地坦承相待,全盘托出,(瞎说啥)实话道出与官方宣传迥然不同的土改残酷真相。揭露了党煽动阶级仇恨方法、地主富农的真实境遇,以及被蛊惑的贫农掌握生杀大权后,以正义为名掀起的疯狂残暴、如暴风骤雨般的打、杀、抢行为。深刻反映愚民的可怕。分得土地的农民积极参军打蒋匪,但讽刺的是
- 嘻嘻白白
跟着瓢虫映像看的。很有意思,多方视角
- 柏林苍穹下
自下而上的共和国“土改”口述史:国家层面的暴风骤雨,民间角度的腥风血雨。
- 少女地中海
政治一定会革了谁的命,可不代表其中的真相和残酷应该被粉饰。一部很棒的口述历史片,视角全面有研究的感觉。但纪录片的任务更多是去呈现。映后蒋樾很真诚地与现场观众交流了2小时,他讲如何运用史料、如何在丰富的田野调查之后再访谈;更多的是现代社会时隐时现的暴力其实有史可寻。
- 杨殳
划成分,讲立场,激发仇恨,煽风点火,趁人之危,利用人性之软弱、恐惧和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上承了太平军、义和团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斗争技术,而下启反右、文革。一种凌驾于生命和人道之上的残忍斗争技术和统治权术。
- 海飞丝用户
非常喜欢口述历史的纪录片,以前总是只去阅读文革以了解文革,总是不理解文革,把建国前后的群众运动串起来后就豁然开朗了,没有阶级就创造阶级,发动群众并利用群众,运动失控,人性的恶就被运动放大,几代人活在恐惧之中,这样的人就容易被“神”操控,,至今这些运动得不到官方的反思,这才是我们害怕的
暴风骤雨
1961年 中国大陆 于洋 高保成 鲁非
暴风骤雨
2003年 美国 多米尼克·斯万 亨利·托马斯 阿里·维文
暴风骤雨
2007年 法国 阿努克•格兰伯格 娜塔莎·雷尼埃 安娜•布罗谢
林海雪原
2004年 中国大陆 王洛勇 于洋 童瑶
迷雾
2007年 中国大陆 董勇 苏岩 于洋
大浪淘沙
1978年 中国大陆 于洋 简瑞超 刘冠雄
硬汉
1972年 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 陳星 于洋 張力
青春之歌
1959年 中国大陆 谢芳 康泰 于洋
黑名单
1972年 中国香港 陳星 李司祺 陳惠敏
狼狈为奸
1974年 中国香港 午马 于洋 石坚
湖光山色
2011年 中国大陆 杨明娜 刘小锋 刘威
大海在呼唤
1982年 中国大陆 于洋 埃比 张燕
水上春秋
1959年 中国大陆 舒适 于洋 罗国梁
五彩路
1960年 中国大陆 李墨丹 俞启定 葛存壮
赤裸女特工2暗夜舞者
中国大陆 于洋 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