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变村
简介 《河上變村》是一部講述位於香港西貢擁有五百逾年歷史的蠔涌村的紀錄片。導演以村民身份走訪村中不同角落,訪談不同年代的村民,發掘村里大小故事,從而觀看這條村在歲月洗禮下的各樣變化。由蠔涌河出發,《河上變村》講的是蠔涌村過去與現在、人與自然的鄉村故事。 故事大綱:蠔涌村由飛鵝山的百花林及吊草崖兩條山澗匯合而成,河岸對面的西貢蠔涌村擁有五百多年曆史。由六十年代起,村裡原居民多選擇移居海外生活,現時村裡只剩
下千多名村民居住,當中原居民占約六百多人。蠔涌河岸兩旁現分為蠔涌村及新蠔涌村,居住在新蠔涌村的大部份是非原居民。上一代的蠔涌村原居民多往英國及歐洲其他地方生活,部份在退休后回流於村內定居,下一代也多回港工作及組織家庭。 《河上變村》不只是一個關懷香港自身歷史的故事,導演將會從蠔涌村作起點,遠走歐洲不同城市,追隨蠔涌村內一個家庭移居海外的生活,從而探索家與社群流徙等議題。- novich
去纽约的班机上看的,脱开导演的故乡情之外,对观众更有意思的是围绕太平清醮的一系列风俗人情和小村落里流散各国的村民的心态。
- AkaneAntares
2014 #9 HKIFF @ The Grand
我無法說我喜歡這部電影,可是我十分尊敬導演的初衷和心意.雖然想說的是蠔涌的變遷,但出來卻更像是香港人移民/出國謀生的寫照,於是離題了.轉接也有點模糊,有點難跟.
為十年一屆的太平清醮留下很好的紀錄.可以多解釋為甚麼是原居民的節日卻有這麼多的洋人-這也是變化呀
- 又又
我们像海上的一块泡沫,四处漂泊,虽然生活在欧洲,根却永远在蠔涌村。十年一次的太平清醮把这些散落世界各地的华人聚集起来,最终都叶落归根,就像唱着山歌的阿婆。制作优良的纪录片,很容易引起人的乡愁。4.5星
- 爬行隧道
用村落风俗仪式同家庭的命运故事穿插串联起整个电影,情感效果饱足,但“变”字却只留在族人的迁徙上,开篇和电影中不断出现的河流似乎到了后面被导演忘记了,小小遗憾。#香港国际电影节#
- coolworship
细腻的家族史,社区纪录片的味道
- LAURIA
这部片让我想起自己的祖辈。导演很有诚意,制作班底也很强大,但总觉得剪辑可以做得更精练一些。
- 陳甜寶
2014/4/6 15:00 GC 雖然故事有點散, 不過此片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舊香港......在大姨家的農田的生活, 種菜, 餵雞餵豬, 都令人很懷念。
- 影毒肥佬
其實係人人都可拍成嘅事,走訪您住嘅地方嘅街坊鄰居,當然住大廈嘅免不了太冷漠,圍村嘅好好多,去到曾大導演級數更遠飛澳洲拍,普通人難度大,曾導勝在朋友多,個次係電影資料館放另一齣戲她親自出馬坐我後邊到她出場先知大半院觀衆都她老友.呢齣勝在被訪嘅也真老友,全家出動受訪俾足面,成全一個變幻時代……
- Beth
满载感情,有心有诚意,有艺术水准,有欣赏性,有人文反省。这样的纪录片,要推。再加上其中浓浓的人类学意味,我喜欢。
- 路米內
去年秋天有去天水围屏山文物径指示的坑尾村,村里很安静且好几处可见恐吓游客性质的招贴,俞阿婆像就是这般难以进入的人(过往生活只记得一个穷字,有什么开心不开心的反正就是一条命),抛过来什么都否定,但是!她有自己的语言“每天都要唱”。四散的一家纽结是十年一次的太平清醮,哪怕兄弟姊妹五家人对外面的生活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那么大家认定的根是什么(消陨的物理空间、仪式背后的文化、或亲朋好友和记忆)?纹的左新界
多罗河上的劳工
1931年 葡萄牙
德里纳河上的桥
2005年 比利时
忧愁河上桥 第二季
2011年 美国 詹姆斯·兰索恩 米希尔·赫伊斯曼
忧愁河上桥 第三季
2012年 美国 詹姆斯·兰索恩 米希尔·赫伊斯曼
河上的爱情
2008年 中国大陆 西班牙 郝蕾 郭晓东 赵涛
河上的旅馆
1962年 西德 约阿希姆·富克斯贝格 Brigitte Grothum 克劳斯·金斯基
忧愁河上桥 第四季
2013年 美国 米希尔·赫伊斯曼 金·迪肯斯 梅丽莎·里奥
河上村庄
1958年 荷兰 Max Croiset Mary Dresselhuys 伯纳德·楚格
弗洛斯河上的磨房
1997年 英国 Emily Watson Ifan Meredith James Frain
忧愁河上桥 第一季
2010年 美国 Steve Zahn Khandi Alexander John Good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