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奥本海默》10个隐藏彩蛋 你找到了吗?
1905电影网专稿 比起《记忆碎片》《致命魔术》《信条》,诺兰新片《奥本海默》并不是非常烧脑的电影。
这是诺兰第一次拍历史传记片,聚焦“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电影的高潮部分当然是奥本海默通过主导“三位一体”核试验,实现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发的过程。
这也是一部政治惊悚片。叙事主体由两条时间线内容穿插构成:1954年针对奥本海默的听证会和1959年针对施特劳斯提名商务部长的听证会。
部分观众认为影片难懂的地方或许是对那个时代的政治、历史、人物的不了解,或许是对诺兰复杂的电影语言和影片密集的对话,所形成的一定观影门槛。
在北京首映礼上,诺兰说:“看这部电影的最佳人选,就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哪怕在美国,奥本海默非常有名,但是他当时很多生活细节并不为人所知。”
他也承认,电影包含很多具体细节和大量不同的角色,希望看完电影感兴趣的观众能上网查找资料,更全面了解真实的历史和片中人物更有趣的故事。
影片改编的原著《美国普罗米修斯:奥本海默的胜与悲》以及纪录片《终结一切战争:奥本海默和原子弹》,会帮助大家更加理解电影《奥本海默》所讲述的故事。
上映前后,网上已经有非常多相关科普文。以下内容建议大家在看完《奥本海默》后阅读,我们不普及延伸更多相关历史、人物信息,就从这部电影入手,整理出10个关键亮点,也是10个“隐藏彩蛋”。
第一个“彩蛋”,就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了。
01
水与火
电影一开场,奥本海默俯视雨水滴在地面上泛起的水花;到了结尾,奥本海默再度看到雨滴水面,接着联想到核弹下坠,世界因核弹爆炸而毁灭的末日场景。
滴落的雨水和一颗颗落下的核弹,影片从第一个画面起就构建水和火的视觉匹配关联。
如果说年轻时奥本海默看到的雨滴景象,带有他对原子弹爆炸的最初想象以及对物理成就的野心抱负,那么当片尾,奥本海默再次凝视雨滴,反映的却是他对核弹危机引发人类灾难的深深恐惧和焦虑。
提及这一视觉意象,诺兰在受访时表示,奥本海默就像是在雨滴间起舞。在日本上空投放原子弹爆炸的两朵蘑菇云,好比奥本海默眼前水面泛起的涟漪形态,水火不容般既浇灭又焦灼着他的内心。水火不容的喻义,更可指向他和片中“反派”施特劳斯的敌对关系。
电影就从水与火的视觉隐喻,开启了整个故事。
02
彩色/裂变,黑白/聚变
诺兰曾在《记忆碎片》中,以黑白画面作为正叙,以彩色画面作为倒叙。在《奥本海默》里,黑白和彩色画面则代表不同的视角。
彩色画面代表奥本海默的主观视角,诺兰在写剧本时也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当奥本海默在听证会揭开与琼·塔特洛克的婚外情时,画面出现琼和他赤裸的身躯,直观显示他袒露这段隐私时赤裸裸的心理感受。
黑白画面是以施特劳斯为核心的客观视角,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奥本海默。
黑白和彩色的第一个场景,都各自出现了小标题:“裂变”和“聚变”。
原子弹的能量来源是核裂变,奥本海默作为原子弹的创造者,裂变一词暗示彩色部分的叙事将刻画奥本海默如核裂变般的复杂人生。
从奥本海默的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他和不同物理学家的分歧、在三角情感中的分裂、和纳粹物理学家的竞赛、和当权政府的立场矛盾等,这些外部环境和内部情感关系的纠缠,都如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一样,持续影响着奥本海默的精神状态。
核聚变是核裂变相反的核反应形式,氢弹就是利用核聚变来释放能量。奥本海默是发展氢弹武器的坚决反对者,“核变”即暗示了黑白场景的叙事重点在于“对立”。
“聚变”的故事的主角施特劳斯,正是策划针对奥本海默听证会的幕后黑手,是他暗中操作撤销奥本海默的安全许可。
03
毒苹果
奥本海默在剑桥求学时,和导师帕特里克·布莱克特关系不融洽。某天他将氰化钾注入苹果,把含有剧毒的苹果放在布莱克特的桌子上。
在毒苹果被吃下前,奥本海默及时赶到实验室阻止。而在真实事件中,布莱克特因为放假没有发现毒苹果,是奥本海默主动承认错误,不过他并未遭到起诉,而是被要求去看心理医生。
电影以此体现了奥本海默的冲动癫狂和具有道德良知的复杂人性,奥本海默日后对核武器引发人类灾难的道德焦虑感,也可以从这一情节追溯窥探。
04
《薄伽梵歌》
奥本海默初遇琼·塔特洛克时,琼要求他念出印度典籍《薄伽梵歌》的一句诗:“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这句话引用自1965年电视纪录片《投下原子弹的决定》,奥本海默在节目中反思原子弹爆炸后给世界笼罩的阴影。《薄伽梵歌》也是影响奥本海默最深远的十本著作之一。
片中,奥本海默和琼先是谈到当时的精神分析学派佛洛依德和荣格,紧接着说到这句话。这一情节设计预告了奥本海默之后要面对的内心恐惧,如他在片尾对爱因斯坦所说,“我认为我们确实毁掉了整个世界。”
05
“谢瓦利埃”事件的交叉剪辑
奥本海默的挚友哈康·谢瓦利埃是美共分子,被美国政府怀疑是苏联间谍。奥本海默在听证会上必须回顾、解释他和谢瓦利埃的关系。
电影用四个不同时空段落来呈现“谢瓦利埃”事件的始末,包括:曼哈顿计划的军事领导人格罗夫斯将军和项目安全负责人巴什上校分别在听证会上的回忆和说辞、巴什第一次见奥本海默调查间谍的谈话、奥本海默向格罗夫斯交代他与巴什的会面情况。
这些时空段落被碎片化,并以交叉剪辑打乱了时间发展顺序。《奥本海默》在非线性叙事的整体结构里,又在内部段落使用了非线性叙事。观众如果不仔细看,很容易陷入逻辑混乱。
诺兰的这一招牌剪辑手法,让这段调查间谍的章节故事更显悬念重重。
06
四次骑马
奥本海默喜欢在新墨西哥州骑马,对那里的农场情有独钟。影片出现四次奥本海默骑马的段落,每一次骑马后,奥本海默都迎来重大的转折。
第一次骑马后,奥本海默和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提到他最喜欢的地方是洛斯阿拉莫斯。这个情节暗示交代了之后洛斯阿拉莫斯成为曼哈顿计划的实验地点。
第二次骑马后,奥本海默决定告别琼,和凯蒂结婚。第三次骑马后,妻子凯蒂给了他巨大信心去担任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她说:“世界正在重塑,你的时代来了”。
第四次骑马后,他进入反对研发核武器的组织讨论会,表明他当时的立场:即使希特勒已死,日本陷入困境,他希望使用核武器后能让人真正了解它到底是什么。他认为“能给全人类带来前所未来的和平,一种基于罗斯福设想的国际合作的和平。”
此后,三位一体核试验顺利步步推进。
07
“三位一体”核试验代号
三位一体核试(Trinity)是人类史上首次核试验代号,名字源自英国17世纪诗人约翰·多恩的诗《猛击我心,三位一体的上帝》。
约翰·多恩是奥本海默的情人琼非常喜欢的诗人。琼在核试验前一年自杀,奥本海默把这首诗句作为核试验的代号,或许是表达他对琼的纪念。
08
爆炸声、踩踏声、哭泣声
电影在呈现原子弹的爆炸场面时采用了声画错位的手法。
爆炸时,先是看见爆炸产生的刺眼眩光和熊熊巨火,同时抽离环境声和音乐,只能听见奥本海默的呼吸声,伴随着一句画外音、也是他曾念出的《薄伽梵歌》诗句——“世界的毁灭者”,观众才终于能听见爆炸的声响。
一方面,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声画错位设计符合物理学原理。另一方面,它巧妙成为一种艺术化的视听表达,强化了原子弹爆炸时的真实感和沉浸感。“世界的毁灭者”的话音点缀,更是定音了这一刻将给奥本海默日后产生的巨大影响。
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后,奥本海默发表演讲,现场群众庆祝狂欢的跺脚踩踏声,声声巨响。这声音也在电影开场时伴随原子弹爆炸和“普罗米修斯”的寓言出现,仿佛是奥本海默在听证会接受询问时内心听到的噩梦般的声响。
在奥本海默演讲结束离场时,先前狂欢大笑的女子转而痛哭,他也陆续看到有人拥抱哭泣,有人呕吐......
影片在这里创造性传达了声音的多义性。踩踏声既代表胜利者的狂欢,也能联想到军队行进的整齐步伐,严肃、紧张、危险。哭泣声则并存着胜利者的喜悦和受难者的痛苦。
这两种声音象征着奥本海默精神上的迷惘,面对战争的胜利和日本普通民众在原子弹爆炸后遭遇的灾难,他不知该喜该悲。由此,才有了他对杜鲁门说的那句话:“我觉得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
09
施特劳斯和希尔
施特劳斯和希尔同样面对奥本海默的“不当对待”,却是截然不同的反应:一个是公报私仇的狭隘政客,一个是心怀正义的科学家,电影有意将这两个人物形成一组对比关系。
施特劳斯因为奥本海默无意间调侃他曾经是低微的鞋贩,以及怀疑奥本海默在爱因斯坦前说他“坏话”,就将个人私怨演化成对奥本海默的政治报复。
希尔博士在片中只短暂出场三次:第一次,他以记录员的身份出现,被奥本海默粗暴打断笔记;第二次,他跟随物理学家西拉德,请求奥本海默签署停止制造核武器的请愿书,也被奥本海默严厉拒绝。
对比施特劳斯,希尔没有因此记仇,反而成了奥本海默的“恩人”——第三次出场,他在听证会上揭发施特劳斯对奥本海默的迫害。
10
《荒原》
影片展现了奥本海默在求学期间接受的艺术熏陶,包括看毕加索的画,听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阅读艾略特的作品《荒原》等。
其中,《荒原》这本书曾出现在诺兰导演电影《星际穿越》中小女主墨菲的书架上。
《荒原》描写一战结束后,西方人对现实世界的幻灭和精神危机。这一核心表达呼应了奥本海默的心境:面对原子弹爆炸后造成的伤害,他的内心也有了这么一片死寂的“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