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解说文案 观后感
剧情《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解说文案 观后感
别名:Not One Less / 一个也不能少
不知道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
还有没有人愿意静下心
去听一部张艺谋的
一部满是乡村与教育的国产电影
能获得威尼斯的金狮奖 你敢想象吗
更值得一提的是
电影里没有一位专业演员
全都是来自山区的孩子
这是张艺谋导演生涯中较少被谈论的一部
前有厚重深沉的《红高粱》《大红灯笼》
后有大牌云集的《英雄》《十面埋伏》
而《一个都不能少》仿佛被这个
快节奏的时代吞没了
影片一开始
一个半大的姑娘三步并二步
紧跟着前面的村长
而这个姑娘叫魏敏芝 刚刚十三岁
由于村里唯一的老师 高老师要回家探望母亲
所以魏敏芝要代课一个月
而这一个月里 魏敏芝要经历三次转变
来完成自己的成长蜕变
注意 这头迎面走来的驴
后面它还会再一次出现
这头驴 意味深长
魏敏芝与高老师在教室里见了面
高老师交代魏敏芝三件事:
1.太阳照到柱子上的钉子才放学
2.每天一根粉笔
一根粉笔抄一课书
3.教室一共二十八名学生
一个都不能少
魏敏芝听后 询问高老师50块的工钱
那50块钱什么时给我啊?
什么50块钱啊?
村长说让我在这里代一个月的课 给我50块钱
从一来一回的对话中我们得知
此时魏敏芝谈不上什么奉献
只是想一个月挣那50块钱而已
第二天 天未亮
高老师就在村长的安排下
坐上了回家的小车
就在这时
魏敏芝一路小跑追赶过去
而那头驴再次出现
魏敏芝追到了车
原来还是工钱的事
村长没有正面回应
而是高老师出面安抚她
高老师说班上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你能做到 我再额外奖励你10块钱
村长不给你 我给你
而对于魏敏芝而言
“一个都不能少”这句话就等同于60块钱
她只需要做到这一点就行
第一天上课 升旗也没升
学生们也不上课 在操场上闹
她就在旁边干坐着
就在这时 村长来了
村长很生气 哪有这么做老师的
于是就组织学生升国旗唱国歌
再让魏敏芝抄课文 教学生读书写字
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
魏敏芝进行了第一次转变
她知道除了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之外
还要尽到一位老师的职责
可这个职责对于魏敏芝来说 真的很难
她开始教学生唱歌 她唱不明白
她管课堂纪律 她也管不明白
那只能做一件事了 抄课文
自己抄完了也不管学生认不认 会不会
抄完了就守在教室门口
等着太阳照到钉子 然后到点下课
影片到这里大家都能注意到
有一位叫张慧科的学生
张艺谋给了他很多镜头
这也暗示着这个淘小子会是整个剧情的推动力
张慧科把班级里仅有的一盒粉笔
摔在了地上
而魏敏芝让他捡起来
他就是不捡
在二人的推搡中 粉笔都碎了
这也为魏敏芝的第二次转变埋下了伏笔
几天后 县里来选拔体育苗子
村长推荐了班里的明新红
可魏敏芝一万个不答应
甚至县里来接人的时候
魏敏芝把明新红藏了起来
这其中有个情节设计的很巧妙
你先给我钱 上次你说给我买都骗我 先给我钱
上次我忘了
先给我钱
这回先给你钱?
好 你可要告诉我
村长利用张慧科找到了明新红
明新红就这样被带走了
而此时 魏敏芝就像一头倔驴一样冲了出来
她一直跟着汽车跑
她跑了很久很久
而村长在车里并不在乎
注意这里张艺谋并不是想表明
村长品性有问题
而是通过车内车外的对比
来进一步展现魏敏芝的倔强性格
以及此刻令人怜悯的魏敏芝
镜头一转
由于班里少了一人
魏敏芝很愁苦
她愁苦着自己的10元奖励没有了
这时 班里学习委员张明仙的日记
被调皮的张慧科当着全班的面念了出来
这也是这部影片触动人心的一幕
“我知道再小的粉笔头
“高老师都舍不得扔掉”
“记得有一次 我把一个已经拿不住的粉笔头丢到墙角”
“过了一会儿 高老师看见了 就把它捡了回来”
“他用两个手指的指甲捏住粉笔头......”
“在黑板上又多写了一个字”
“最后一笔...."
“是高老师用大姆指抹上去的”
听了日记后的魏敏芝有所感悟
她明白了 她不仅要保证“一个都不能少”
还要教学生们的读书 更要做到节俭
只有节俭 才能让孩子们读更多的书
识更多的字
她也因此迎来了第二次转变
当天夜里 魏敏芝拉着张慧科去给张明仙道歉
张慧科也很犟 宁愿赔钱也不愿道歉
张慧科拿出了从村长那得来的好处费
魏敏芝一合计 刚好够买新粉笔
事情就这样算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
魏敏芝一如既往的点名
却发现张慧科没有来
魏敏芝立刻来到了张慧科的家里
这才得知
迫于生计 张慧科去城里打工了
紧接着魏敏芝向村长求救
想要点钱去城里找张慧科
可是村长还是应付了她
并告诉魏敏芝
不要去城里 去了也没用
可大家认为 魏敏芝这头倔驴能同意吗
回到班里 魏敏芝开了班会
先是让学生筹款 大家凑钱买车票
可学生们没钱啊
又有学生提出搬砖能挣钱
师生一合计 感觉这事行
魏敏芝就带着学生们到厂子里搬砖
结果帮了倒忙
但热心的厂长还是支付了他们的工钱
拿到了辛苦赚来的搬砖钱
魏敏芝与孩子们蹦跶了一路
决定喝个汽水犒劳下自己
可是除去买票的钱
只够买两罐可乐
于是学生选择一人喝一口 尝一尝就行
这当中还有个温暖的小细节
26人分喝两罐可乐的同时
还不忘要留给他们的魏老师喝一口
喝完可乐后 一行人到了车站才发现
现有的钱根本不够买车票
可是来都来了
大家只能硬着头皮混上车
而最后的结果是
魏敏芝很快被发现 并被赶下了车
可是魏敏芝的驴脾气又来了
她居然想通过步行
一步一步走到城里
不过还好遇到了好心的司机
颠簸了一夜 终于是到了城里
魏敏芝一路询问
来到了张慧科打工的地方
却发现张慧科根本就没来过
竟然在火车站失踪了
魏敏芝硬是拉着包工女孩一起到车站
遍寻无果
二人只能尝试到广播站播报寻人启事
而这段音效设计也非常有意思
在广播张慧科消息时 恰好有火车经过
鸣笛声几乎覆盖住了播报声
凸显了人物的无力感
也预示了这个方法行不通
还有一点非常有意思 大家注意看
魏敏芝穿着打扮与这位广播员
的穿着打扮一对比
是不是更能凸显出城里与乡下的贫富差距
镜头一转五钻解说网
茫然的魏敏芝偶然看到了寻人启事
于是她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
买了笔、墨水和纸
预备连夜在车站手写100张寻人启事
墨水不够了就兑自来水
一天下来 只吃了一个馒头
就在这时
一位大叔看到了魏敏芝的状况
一语道破这个办法根本不管用
魏敏芝实在没辙了
她拉着大叔的衣角问“那怎么办啊”
看到这里不免让人想起
魏敏芝只是一个孩子啊
一个13岁的孩子啊
而口中的“怎么办”
也正是这部电影向当时社会
提出的一个问题
电视台最管事儿 来得快
一上电视一播 全市都知道了
比公安局法院哪儿还管事儿 哪儿都快
此时媒介的公权力在电影中“现身”
一方面促进了情节发展
一方面也是表明了媒介对于时代的力量
魏敏芝来到了电视台门口
门卫阿姨百般刁难
即使这样 魏敏芝依旧不放弃
几经周折 魏敏芝获得了下一个任务线索
找台长
这组连续叠化的镜头也很有意思
魏敏芝不知道台长什么样
她就只能守在电视台门口
看见戴眼镜的人就问一下
一个都不放过
这里也充分展现了魏敏芝
这个人物的“驴脾气”
天黑了 身无分文的她
只能去偷吃小餐馆里的剩饭
夜深了 她实在是太累了
就在大街上睡着了
而那100张手写的寻人启事
被一阵风吹散
消失在清晨的大街
与此同时 张慧科也是同样处境
幸好他遇上好心的餐馆老板娘
获得了以工换吃的机会
而魏敏芝那边她终于见到了台长
并在台长的安排下
接受了电视台的节目采访
这里有个细节 当主持人第一次问她
小魏老师 你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张慧科 来让他继续读书呢
魏敏芝转动着眼珠子 抿了抿嘴
并没有回答
同样的问题 我也问下此时手机前的你们
魏敏芝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张慧科?
难道为了那50块钱吗?
难道是为了那10块的额外奖励吗?
不不不
她为的是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
“一个都不能少”已经不是高老师给她的任务了
而是魏敏芝自己内心的信念
此时 魏敏芝已经完成了她的第三次转变
张慧科..
你跑到哪儿去了?
我都找了你三天了
你都快把我急死了
张慧科 你快点回来吧
在电视的另一边
张慧科也落下了眼泪
影片的结尾就是电视台载着
魏敏芝和张慧科回到了村子里
不仅如此
电视台还带来了社会各方人物的捐赠
学生们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而张慧科写的是魏老师
影片结束
这是一部我们小学时候集体观看的彩色故事片
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
是国家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缩影
是对高举新现实主义旗帜的伟大致敬
非职业演员 全纪实镜头
魏敏芝 张慧科都是村里孩子的真实名字
这也是一个让我们都难以抵挡的温暖故事
至纯至朴的乡气 弄巧成拙的趣味
每个人物都自然而可爱
而这部电影的影响非常之大
首先是影片拍摄之后
魏敏芝和张慧科获得了社会的资助
完成了学业 也因此改变了个人命运
其次是张艺谋通过这仅仅的一部电影
就让很多很多乡村小学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让社会里的每个人都把教育
放在了首要位置
这就是电影的意义吧
也是张艺谋的高深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