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电影《华盛顿邮报》解说文案/片源素材

剧情电影《华盛顿邮报》解说文案/片源素材
剧情电影《华盛顿邮报》解说文案/片源素材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奥斯卡影帝影后领衔主演一份报纸打倒了总统的美国传记电影《华盛顿邮报》1966年 美国陷入越南战争 无法逃脱丹尼尔·埃尔斯伯格是美国国防部的特别助理亲自收集和撰写越南战争报告五角大楼文件他在一年内亲眼所见越南战争的残酷和美军的被动局面并在报告...
  • 9月前
  • 剧情电影《华盛顿邮报》解说文案/片源素材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

    奥斯卡影帝影后领衔主演

    一份报纸打倒了总统的

    美国传记电影《华盛顿邮报》

    1966年 美国陷入越南战争 无法逃脱

    丹尼尔·埃尔斯伯格

    是美国国防部的特别助理

    亲自收集和撰写

    越南战争报告五角大楼文件

    他在一年内亲眼所见

    越南战争的残酷和美军的被动局面

    并在报告中如实写下了一切

    可回国看到的

    是国防部长罗伯特撒谎

    将惨烈的战况说得一片大好

    事实上 早在1965年

    总统意识到越南战争已经结束

    但美国从幕后操纵到现实参战

    就用了近30年的时间

    前前后后经历了五任总统

    谁也不想将事情砸在自己手中

    就只能欺瞒大众 不停地派兵送死

    丹尼尔在战后

    改变了对越南战争的看法

    看到政府为了所谓的面子

    不断的送人送死之后

    他决定通过媒体告诉公众真相

    所以他在1969年完成了他的报告

    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一点一点地复制这份机密文件

    有47卷7000页的文件

    它包含着所有被国防部

    刻意隐瞒的错误和花招

    而且拿到文件的纽约时报也很厉害

    面对如此重大的发现

    他们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进行整理和筛选

    最后 在1971年6月13日

    发布了第一份五角大楼文件

    证实了美国卷入越南战争

    已有30年的事实

    但他们只出版了三期短刊

    政府就在法院的批准下

    禁止时报继续刊登有关越战的一切内容

    还以间谍罪将纽约时报告上法庭

    这是美国历史上法院首次禁止报纸出版

    但该禁令严重违反了

    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制定的

    新闻自由条款中的出版自由

    虽然政府制止的很快

    但那小部分的真相

    就足以让美国的民众引起重视

    一时间 反战游行和示威活动

    瞬间席卷美国

    对于民众来说

    他们急需更多真相

    支持接下来的游行施压

    可面对政府的明令禁止

    其他报社都在犹豫

    就在这时 《华盛顿邮报》挺身而出

    1971年邮报还只是个地方报刊

    《纽约时报》报道越战真相当天

    《华盛顿邮报》的头条却是总统女儿的婚礼

    这明显的对比

    让邮报总编辑本·布拉德利陷入了狂躁

    虽说他早就猜到时报近期会有大动作

    却没想到这个瓜竟然这么劲爆

    为了跟上时报的步伐

    本派人四处搜集有关越战的真相

    他知道老板凯瑟琳·格雷厄姆

    和国防部长罗伯特是好友

    这份文件又是罗伯特授权研究的

    也许凯瑟琳能弄到这份机密文件

    可对方在听说了他的要求后却直接拒绝

    因为她无法要求好友在这种危险时刻

    交出那份被政府严令禁止的国家机密

    本却对她的推辞感到不爽

    从他对待凯瑟琳的态度中不难看出

    凯瑟琳虽是邮报的老板

    却得不到相应的尊重

    当时美国属于一个男权集中的时代

    女性在商界根本没有地位可言

    更何况只是继承亡夫产业的凯瑟琳

    虽说她已经接手报社八年

    但也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成就

    原本凯瑟琳的父亲是将邮报

    交给了她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

    在菲利普的带领下 邮报开始做大做强

    可1963年菲利普因患有躁郁症开枪自杀

    家庭主妇凯瑟琳

    临危受命登上了老板的位置

    但她擅长的是如何开派对

    而不是去管理一个报社

    在她的管理下 报社开始外债累累

    其余董事会又对管理权虎视眈眈

    为了邮报的未来

    她决定让报社卖股上市

    为此她不仅准备了大量资料

    来应对投资人各种尖酸刻薄的提问

    还在家中排练数次

    可当会议正式开始后

    她坐在全是男人的谈判桌上

    却紧张得说不出话

    投资人的所有的问题

    都只能由顾问帮她一一回答

    这一切都让凯瑟琳有种浓浓的无力感

    这还不算在与政界报业的朋友们聚会时

    只要男人们一谈起政治

    女人就纷纷离席

    到另一个房间聊家长里短

    而作为邮报老板的凯瑟琳

    本应在饭桌上与男人高谈阔论

    但当时的社会氛围 没办法让她从容留下

    只能和太太们一起离开

    证券交易中心

    凯瑟琳是会议上唯一的女性

    她紧得连发言声音都是颤抖的

    (大家好)

    (谢谢你们 是你们成就了华盛顿邮报)

    最终经过投资人各种压价

    《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价格

    从预定的27美元

    被硬生生地压到了24.5美元

    可就在公开招募的第二天

    本手下一位老编辑突然得知

    泄露秘密文件的正是他的故友丹尼尔

    为了不被政府察觉

    他不停地更换电话才联系上了丹尼尔

    得到对方许可后

    老编辑来到波士顿接受文件

    并承诺会将内容公之于众


    哪怕是政府已经下达了禁令

    身为媒体人的他们 只需要对百姓对真相负责

    本得知这个消息后

    神速给老编辑订了两张头等舱机票

    并再三叮嘱对方保护好文件

    随后本来到凯瑟琳的家中

    将老编辑拿到文件的事实如实告知

    凯瑟琳一听慌了

    因为公开招股书上写着

    在首次公开招募的第一周内

    如果发生罕见的灾难或灾难性事件

    投资银行有权撤销募股

    明显 发表秘密文件就是灾难性事件

    跟政府对着干 把文件发表出去

    邮报很可能和纽约时报一样

    吃上来自政府的官司

    可本却觉得

    作为媒体他们有资格也必须让国家对权力负责

    凯瑟琳陷入了沉思

    第二天 为了能够延续热度

    本找来了六位大将到家中集合

    由于文件的前半部分已将交给了《纽约时报》

    现在老编辑拿到的

    只有后半部分的4000

    但这4000页既没有页码顺序也是乱的

    距离下次刊登仅剩不到10小时

    他们不仅要将文件的顺序排好

    还要整理出能发表的内容

    而《纽约时报》光是整理能发表的内容

    就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正常来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但在场的每个人都斗志激昂

    这对他们来说 不仅仅是一个新闻

    更是对媒体自由和事实真相的捍卫

    随后法律顾问赶到

    在看到屋中正热火朝天的排版时

    他楞在了原地 并一秒意识到

    这些文件就是将《纽约时报》送上法庭的文件

    如果他们继续进行报道

    政府一定会以间谍罪起诉邮报

    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自取灭亡

    管理层听说后 也开始向本施加压力

    但本却坚定地表示

    如果我们活在政府决定报社出版内容的世界

    那华盛顿邮报就不应该存在

    一时间双方各执一词

    最终的决定 还得由凯瑟琳做出

    本认定 唯一能捍卫出版自由的就是出版

    而董事会的成员则主张明哲保身

    就连她最信任的顾向也反对出版

    凯瑟琳听着电话分机中各方的争论

    内心充满了慌乱与挣扎

    她不想因自己的决断

    毁了父亲和丈夫的多年的心血

    但她和从战场回来的儿子

    又确实是政府的受害者

    想到曾被送上战场的儿子

    想到政府隐瞒的真相

    想到那些被蒙在鼓里的百姓

    凯瑟琳眼中含泪用颤抖的声音说

    (我们 我们去做)

    (我们走 我们走我们走我们)

    (我们出版)

    得到凯瑟琳的支持后

    本将整理好的所有文件送往出版社

    就在报纸已经排版好只等印刷时

    他们又收到了一个坏消息

    由于他们的消息来源和《纽约时报》一样

    而现在政府已经严令禁止继续报道此事

    如果他们继续报道

    《更多解说文案,关注文案妹》

    《文案妹官网www.wenanmei.com

    那面临的极有可能是入狱过余生

    董事会的成员都跑到凯瑟琳家中

    试图劝她悬崖勒马

    面对高管的施压 凯瑟琳力排众议

    支持了本的出版决定

    一直以来畏畏缩缩的凯瑟琳

    也在此刻站了起来

    (这是我的公司)

    就这样 经过印刷机不停的工作

    一份份带有越战真相的报纸新鲜出炉

    1971618日清晨

    带有事件后续的报纸

    送到了全国百姓手中

    不出意外 政府以违反《反间谍法》

    将邮报也告上法庭

    要求邮报不再继续出版下续内容

    并将报告复件交还国防部

    邮报拒绝了对方的要求

    要怕他们一开始就不会发表

    就在众人做好准备去监狱度过下半生时

    各地媒体在邮报的带领下

    纷纷报道越战以示抗议

    凯瑟琳倍感欣慰

    这一刻 所有报社不再是竞争对手

    而是彼此的战友

    1971626

    美国最高法院展开听证会

    反战人士聚在最高法院门口进行抗议

    最终最高法院以63的投票

    判定《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胜诉

    而最高法院法官

    布莱克给出了以下注释

    开国元勋给与媒体自由的保护制度

    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在我们民主政体中的作用

    新闻是服务于被统治者

    而不是服务于统治者

    经此一役 《华盛顿邮报》也跻身美国顶级报纸之列

    一年后

    《华盛顿邮报》又报道了水门事件

    连续两大报告

    直接导致了尼克松政府的垮台

    尼克松也成为美国历史上

    第一位辞职的总统

    《华盛顿邮报》于2017年发布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媒体们争夺热点和流量

    甚至为了利益 各种不实报道充斥网络

    早些年 报刊人的精神被严重稀释

    而真正不畏强权

    敢讲真话的媒体少之又少

    正如影片中所说

    媒体应该传播民主和正义

    客观报道为人民说话

    而不是成为某些权利团体的工具

    电影下载(迅雷)

    thunder://QUFlZDJrOi8vfGZpbGV8W9G4wNey1lh1bkxlaUNhbmcuQ29tXbuqyqK22VmxqC4xMDgwcC5CRNbQ06LLq9fWLm1wNHwyNzE2NDI4NzM0fDAzMkI1QzBFREVDMzkxMjQ1OEUyQzFGRjY0RkVFNzA2fGg9S1ZJSjVJRTI1QU1JTktSTEdRRDVPTlNVU0hEM05KQTd8L1pa


    TOP